目录
本刊特稿
风景画:在艺术与文学、音乐的交汇处——肯尼斯·克拉克《风景入画》读札(下)丁帆;4-12
文坛纵横_郜元宝专栏 “我”在鲁迅小说中
鲁迅小说第一人称叙述综论(三)郜元宝;13-18
文坛纵横_文贵良专栏 现代小说与汉语诗学
科技、乌托邦与反殖民——论许指严科幻小说《电世界》文贵良;19-27
三栖专栏
王尧的意义:文学经典的另一种形式吴俊;28-30
我只想做一个写作者王尧;31-34
流动的,破碎的,也是革命的——关于王尧及《民谣》张光芒;35-40
书外春秋与自题小像——写作者王尧的“自我”批判杨晓帆;41-48
从生活真实到文学虚构的旅程——《时代与肖像》与《民谣》的比较分析走走;49-53
程永新《若只初见》评论小辑
世界之谜、百花错拳与当代性刘大先;54-58
“风的形状”和小说的形状——评程永新《若只初见》杨庆祥;59-62
去乡与思乡:写作者归来——评程永新小说集《若只初见》谢超逸;63-67
重勘现象级文本
主持人语:改革开放时代文学的欲望表达何平;68-70
为何会有“描述旧时代的古怪的激情”——苏童《妻妾成群》重考张学昕;71-82
《美食家》:食以载“道”,或文化间性李徽昭;83-90
知识分子书写的“朦胧形态”与“性”的幻术——从《绿化树》到《男人的一半是女人》顾奕俊;91-98+209
乡土小说新视界
乡土把聊斋丢到哪儿了?阎连科;99-105
90年代以来乡土书写中的“末世想象”——以《九月寓言》《秦腔》及《望春风》为例周琪;106-112
贾平凹研究
贾平凹文学创作与研究的整体观韩鲁华;潘靖壬;113-121+2
《废都》事件中的道德问题——兼谈《废都》的文化伦理叙事唐诗人;122-128
论贾平凹对张爱玲散文与小说艺术的评价龚刚;129-134
当代小说的“物性”转向与诗学再造——从贾平凹《山本》谈起周保欣;135-142
石老而润、体乎大道——论《山本》的文体美学吕洁;143-148
“暂坐”茶楼上的当代都市女性闵秋洁;149-153
世界中的中国文学
时间繁史:《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》中的历史与记忆余夏云;154-159
多元的历史图景与共生的互动空间——论《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》的书写形态臧晴;160-165
作为问题的“华语”——《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》中的“华语语系文学”视野孙碧卿;166-171
理论与思潮
政治无意识,审美有意识:跨文化视角下美学问题反思张晓红;172-179
新世纪文学期刊与长篇小说——以《十月·长篇小说》为中心孙涛;180-187
海外华人文学研究
“俚”失求诸“夷”:市井小说的《流俗地》迂回徐德明;吉开金;188-195
心灵废墟下的个人哀歌——论陈谦的创伤题材小说徐小雅;196-202
论《“李尔王”与1979》存在主义影响下的意识流叙事欧阳德彬;203-207
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》2022年第2期要目27
本刊声明30